DATs(數字資產國庫)是通過債務或股權發行籌集資本的公共公司,以在其資產負債表上積累加密貨幣。 它們現在總共持有超過1000億美元的數字資產。其中包括約791K BTC(930億美元,占流通量的4%)和130萬ETH(40億美元,占流通量的1%)。 這個行業發展迅速(在我看來有點過熱)。我們現在有公司在購買虛無縹緲的山寨幣。 最初的交易在這些公司的股票以高於淨資產價值(NAV)的溢價交易時有效。隨著更多發行者進入市場,資本在它們之間分散,這種溢價正在壓縮。 這個模型是金融工程。股票以溢價發行,所得款項用於購買幣……直到溢價消失,循環破裂。 溢價的消退和競爭的加劇將迫使這些公司將靜態持有轉變為生產性資產。 資產負債表的生產力是關鍵。這可能意味著質押、運行驗證者、提供流動性或構建收益產品。問題在於執行、風險和規模。 誰能捕獲真正的MEV和排序費用,而不是僅僅外包?現在,MEV捕獲主要由質押提供者、礦工和一些基礎設施本土基金掌控。沒有大型國庫將其內部化。誰能做到這一點,將從一個槓桿追蹤者轉變為真正的運營者。 將BTC回收為信貸或結構化產品也是一樣。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而不冒風險。以一種增加回報而不失去選擇權的方式管理流動性,將使贏家與輸家分開。 這就是複利國庫與低於NAV漂移的國庫之間的區別。在我看來,市場將開始獎勵運營者,而不是被動持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