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讓我們先釐清一件事…… 信用卡貸款(或其他)違約率並不是領先指標。ISM 不是領先指標。PMI 不是領先指標。重型卡車銷售不是領先指標。職位空缺不是領先指標。消費者信心不是領先指標。小企業信心不是領先指標。耐用品訂單不是領先指標。資本品訂單不是領先指標。失業救濟申請不是領先指標。薪資單不是領先指標。失業率不是領先指標。零售銷售不是領先指標。港口交通不是領先指標。鐵路交通不是領先指標。貨運量不是領先指標。鑽井數量不是領先指標。銀行貸款不是領先指標。會議委員會的 LEI 不是領先指標(我知道,瘋狂,但不是……)。 所有這些指標充其量都是同時指標,有些甚至是滯後的。但並非所有的同時經濟數據都是平等的。有些在周期轉變時會提前閃爍。 我們的 GMI 美國同時商業周期指數匯集了一些在同時經濟數據中更具前瞻性的元素,包括我之前提到的早期就業趨勢和一些其他通常會先行的信號。 但更重要的是,一切都取決於金融條件的變化…… 這是背景: 我們的領先指標在 2022 年 6 月觸底,領先 ISM 和我們的同時指數約九個月。 到 2023 年 3 月,正好九個月後,ISM 和我們的 GMI 指數也觸底並開始上升。 滯後數據,特別是失業率,仍在上升,這使得美聯儲保持參與。 大多數人認為失業上升對風險資產總是看跌。但這完全取決於周期的背景以及領先指標的走向……而它們正在上升。 底線是什麼? 勞動市場正如其所需,正在做出調整以降低利率,這最終將影響到經濟中對利率敏感的領域,如住房和製造業,推動商業周期的下一個階段上升。 這是一個遞歸反饋循環。 一旦你掌握了「一切代碼多米諾」,整個事情突然就有意義了…… 你會看到它們如何相互契合,並理解周期的階段和變量的先行與滯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