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TOOL中确实达到了这种性能水平。它使用低开销的非BFT共识来实现所有试图进入下一个区块的用户的共同状态转换。 因此,它仅受到底层链的带宽限制。但是,如果我们在一个区块空间丰富的链上推出它(我们欢迎请求 😁),它肯定会与Mega的性能相匹配,同时比其tz轮换排序器模型更灵活。
BREAD | ∑:
BREAD | ∑:11月1日 23:37
每个 alt-L1 对 Mega 的大反击是 "我们也可以做预确认,兄弟"——但这并不是升级。 升级在于我们可以在与他们的预确认相同的时间内执行交易,但我们还可以立即将其反映给其他用户。 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提供 99.999% 的保证,一旦交易收据交给他们(<10ms 执行时间 + 到排序器的距离),它就是最终的。该交易被分叉的风险几乎为 0。 这种信心意味着其他用户可以立即根据该信息采取行动,而不必担心由于他们无法控制的因素而不真实。即时生态系统的可组合性。 这将在一个低于共识链字面上可能的阈值下发生。就像,他们必须重新定义物理学。 所以,除非这些替代链计划复活艾萨克·牛顿爵士来为他们的基础奠定基础,否则他们将永远处于 Mega 的劣势。 这是来自同一团队的一个示例,展示了两个用户视角如何互动。一个在购买,另一个的曲线定价立即更新,因为这个新价格是永久的新价格,而不是 "接下来 3 秒内可能的新价格"。 疯狂的是 @problemchild 不认为这是最终状态,他的消费者应用还有更多的潜力可以挖掘。 我准备把这些东西公开,让优化者看看它能被推向多远。
有趣的是,为了实现最佳性能,TOOL 并不需要与 L1 验证者共址,而是需要 TOOL 参与者之间的共址,这样他们可以在不同地区动态重新分配基础设施,以便位于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同时,这也不是严格要求,因此系统将更加冗余,并且能够适应自然演变的不同使用模式。
老实说,我认为在你的模型下,最佳情况更容易实现,但这也是一种权衡,因为它强制特定的使用模式。 所以我不会声称 TOOL 的性能比 Mega 更好或 "好得多",因为我们在权衡空间的不同层面上运作。但总的来说,它肯定不是 "更差" 的,哈哈。
所以总体来说,我感到支持并且好奇 Mega 的采用周期将如何展开,我认为它目前并不是 TOOL 的直接竞争对手,因为 Mega 是一个极具主观性的 L2,而 TOOL 是一个中立的 L1 框架,其目标是灵活到足以代表基础用户群的需求,主要不强迫他们以特定方式行动或从头重新设计应用程序。
16.1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