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技術是下一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從蒸汽到機械化)在1820年至1910年間使全球GDP增長了大約10倍。 機器人技術將以相反的方式實現同樣的效果,機器將現在機械化勞動本身。不是一個人操作一台機器,而是一個人(或沒有任何人)將監督成千上萬的自動化機器,這些機器彼此網絡連接。 蒸汽機時代花了近一個世紀來取代人類和動物勞動。人形機器人可以以指數速度擴展,一旦一個功能性藍領大腦被訓練,它可以通過軟件和廉價硬件複製無限次。 工業革命創造了大約30萬億美元的現代GDP,按今天的美元計算。據估計,到2035年,機器人技術和自動化每年可能為全球產出增加15-25萬億美元,將超過100年的GDP壓縮到十年內。 每個發達經濟體的出生率都在崩潰。一個嬰兒需要18年才能進入勞動力市場,而一個人形機器人則只需不到一年。 日本每年擁有的機器人數量已經超過新生兒。到2030年,人形機器人在多個國家的數量將超過建築工人。 蒸汽機花了60年才達到5000萬人,電力花了40年,互聯網花了10年。機器人技術和AI將通過連接的艦隊和軟件更新幾乎瞬間達到數十億人。一旦一個機器人學會,整個行業將在一夜之間學會。 19世紀的鐵路消耗了全球投資資本的一半以上。它們促進了商業的骨幹,成為工業時代的定義性財富引擎。 超過50%的全球企業資本支出投入到數字和自動化基礎設施中。機器人技術和AI是今天的等價物,只不過現在的鐵軌是由數據、芯片和人形製造線組成。 蒸汽機乘倍了人類的力量。微芯片乘倍了人類的思維。機器人技術將乘倍人類的存在。 想得更大。